【区县动态】淄川区优机制聚合力强督导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质效
时间: 2025-02-20 作者: 产品新闻
淄川区一直在优化机构编制工作机制,凝聚部门(单位)联动合力,精准抓牢问效督导,实现内部工作流程精简优化、外部协同配合有力、跟踪督导见行见效,不断推动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质量。
以新修订的《中国纪律处分条例》首次纳入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行为的处分规定为契机,持续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标准化、规范化建设,实现工作运行流程清晰高效。一是形成一套于法有据、科学规范的机构编制工作运行流程。将机构编制事项审批、编制调整配置、人员调入调出、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登记(备案)、机构编制全周期评估等各类机构编制事项全部纳入规范范围,重塑业务工作运行流程,并逐一绘制工作运行流程图。明确办事流程、职能范围、归档立卷等要素,共梳理规范6个方面34个流程,逐步提升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。二是建立一张见人见事、动态更新的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负面案例清单。重点围绕违规设置机构、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、超编制限额进人和违反规定程序乱进人、违规长期借调人员和人员在编不在岗、“条条干预”、违规设置岗位等方面内容梳理相关反面典型案例,选出针对性强、代表性高的案例编制《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负面案例清单》,详述了案例性质、处理依据及处理结果,目前已收录9类情形23个案例。三是打造一个对照自省、举一反三的机构编制有关问题交流研讨平台。围绕上级部门通报的交通、火灾等事故案例,深入分析事故案例涉及的部门履职、监管缺位失位根源,集体探讨加强本区域有关部门职能运行监管的有效方法。集中学习研讨《江西新余佳乐苑临街店铺“1·24”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》,对照捋清涉火涉爆领域涉及部门(单位)职责任务和监管任务,同时梳理专升本培训机构安全责任监管、限额以下冷库建设工程责任监管等领域法律和法规监管责任依据,进一步厘清安全生产领域职责任务和履职边界。
坚持问题导向,注重发挥“机构编制+”工作机制优势,以高质量联动助力高水平履职。一是加强编诉联动。结合“下沉一线送服务”工作,组织业务科室“进热线”活动,并召开“编诉联动”工作推进会,对近期民生诉求频次较高的储值卡消费纠纷、散装水安全监管等问题进行集中会商研判,依托《乡镇(街道)履职事项清单》厘清职责边界,协助办理疑难工单,协调推进疑难问题。二是加强编巡联动。与区委巡察办联合开展部分部门(单位)的巡察工作,主动参与太河镇党委、政府和太河生态保护区的年度巡察工作,编制《太河镇机构编制事项纳入区委巡察工作内容建议清单》,对落实党管机构编制落实情况、机构改革落实情况、机构职能编制落实情况、法人登记管理情况等7个方面11项详细的细节内容开展联合集中巡察,并对编外用工管理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进行督导整改。配合十三届区委第九轮巡察安排的4个巡察组,对般阳路街道党工委、将军路街道党工委、松龄路街道党工委、区总工会、区妇联等11个部门(单位)开展巡察工作,提供被巡察部门(单位)的巡察内容建议清单,明确巡察重点内容和方向,确保机构编制与巡察工作同步互补推进。
发挥区委编委“督查室”作用,注重“日常+专项”、“线上+线下”的多维融合监管,坚决杜绝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发生。一是开展机构编制批复文件核查。严密开展对2021-2023年度机构编制批复文件落实情况核实检查,印发《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批复文件落实情况核实检查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核查范围和要求,围绕新设(或合并、挂牌)机构职能发挥及业务工作开展情况、工作中与其他部门存在职责交叉情况、依规定进行挂牌(或更名)情况、机构数量核定与实际设置情况等9个方面内容,对照三年来机构编制事项批复文件全面梳理,逐一核对发文信息,比对信息数据,对相关文件名、文号、事项类型、主要内容分别整理,形成全区机构编制事项落实情况总台账。总计核实检查涉及机构编制批复文件的事项9类121项,其中按照批复文件要求落实的事项121项,未按照批复文件落实的0项。二是建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预防提醒制度。对本轮机构改革涉改部门(单位)工作运作情况、履职情况做分析研判,挖掘梳理涉及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隐患点风险点,以通知、函告、工作提醒等方式开展常态化风险提醒。加强对提醒事项跟踪问效,重点对机构名称、运行规范、履职范围等方面做督查。四季度以来,先后印发《关于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协调职责的提醒函》、《关于规范落实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提醒函》、《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镇(街道)机构编制改革事项的提醒函》等文件对机构编制涉及的风险问题进行适时提醒,有效预防了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。三是持续开展机构编制调整事项跟踪问效。结合近三年机构编制调整事项,对教体、卫健系统开展覆盖核查,先后赴城南卫生院、太河卫生院、黑旺卫生院、般阳中学、淄博理工学校、双杨实验幼儿园、淄川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实地督查,对涉及养老、托育职能履行情况深入调研,总计对全区24个部门(单位)开展实地核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